據新華社消息 我國是糧食生產和消費大國,糧食安全事關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但目前,我國糧食安全仍面臨許多難題,需不斷采取措施提高糧食產量、保障糧食安全,這是保障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據介紹,1999~2003年間我國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曾連續下降,國家在嚴峻的形勢下采取緊急措施,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投入和政策扶持。據《中國糧食問題白皮書》預計,到2010年全國糧食需求量將達到5.5億噸,按國內糧食自給量要達到5.4億噸計,與2005年相比需要新增糧食近5000萬噸,平均每年增長1000萬噸,年均增長率要達到2%,糧食生產任務十分艱巨。
從長遠來看,糧食生產還存在著許多不可忽視的隱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一是保障糧食生產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沒有真正形成;二是由于經濟建設發展和城鎮化進程推進,耕地總面積減少的趨勢難以逆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也會對糧食生產構成重大影響;三是糧食生產資料價格一直高位運行,給農民帶來的收益提高有限,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四是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仍不夠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絡中,鄉及鄉以下的環節十分薄弱。
為鞏固近三年糧食生產恢復性增長的成果,應繼續下大力氣抓好糧食生產。為此,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雁鳴等人建議,從以下四方面入手鞏固糧食生產:
一、采取多種有力措施,保證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切實保護耕地。各級政府應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宏觀調控作用,堅持對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項目不予上報或審批。基本建設要盡量減少占用耕地。重點解決農村城鎮化進程和農民建房中對耕地的占用,下大力量解決“空心村”問題。采取切實措施,消除土地撂荒現象。加強宣傳,采取更為優惠的激勵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保證糧食作物種植面積。
[PAGE]
二、加大糧食增產技術的推廣力度,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近年來,農業科技人員已經成功研究了一批促進糧食作物增產的技術成果。要組織農業教育、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部門,繼續加強糧食生產關鍵使用技術的集成創新,形成具有不同地區區域特色的技術體系,為糧食生產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同時,要加大對糧食增產技術推廣的經費投入,使糧食增產技術成果發揮重要作用,提高糧食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通過提高單產來保證總產量不斷增長。
三、穩定和壯大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健全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對現有農技推廣人員,應根據其學歷、工齡和工作實績,保證其相應的待遇。要加強對農技推廣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幫助他們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掌握糧食作物增產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推廣方式,提高農業技術推廣效果,使之成為糧食主產區長期留得住的推廣專家。要注意錄用農業院校畢業生充實農技推廣隊伍,保證各級農業推廣部門的在職技術人員數量。不同地區還應該根據本地區特點,探索健全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新渠道。
四、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提高糧食增產技術的推廣效果。要在糧食主產區加強對農民進行糧食生產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科技文化素質,提高農民的科學種田意識和技術水平,使他們逐漸從糧食增產技術的被動接受者轉變成為糧食增產技術和其他科技成果的主動采納者、應用者和傳播者。要加大“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的招生規模和宣傳支持力度,使更多青年農民接受正規的農業科技知識教育,提高農民的整體科技文化素質,提高獲得科技信息和新技術的能力,為實現糧食增產提供人力資源上的保證。